線上訂房
關於我們
最新消息
關於綠意
媒體報導
住宿露營
房型及營地介紹
優惠方案
設施&體驗活動
設施服務
手作DIY體驗活動
享受美食
人氣景點
揚昊休閒農場
嚴選農產
認識農場
特約商店
按一下這裡來編輯。
認識木虌果
🍊木虌果除了種子以外都可以食用,一起來認識它的不同構造及食用方式吧!
✅
木虌果介紹
中文名:木虌果、木鱉果
類 別:瓜菜類
學 名: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(Lour.)Spreng.
英文名:Spiny bitter gourd
別 名:木虌子、刺苦瓜、Sukuy(阿美族語)、Hamunly(卑南族語)、Zyazyai(排灣族語)
分 類:葫蘆科苦瓜屬
產 期:農場虌果果實產期為每年的8月到12月份
木虌果又稱木虌子,種子呈鱉狀得名,為葫蘆科苦瓜屬大型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,雌
雄異株,花乳黃色,寬鐘型,果實具刺。果實組成部位可分成果皮、果肉、假種皮及
種子。
✅
品種來源
木虌果原產地為中國南部、東南亞、臺灣及澳洲東北部等地區,主要分布於全島平地及低海拔森林,臺東地區則在縱谷區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淺山地區可見其蹤跡。
🍊
莖
木虌果的莖呈現藤蔓狀態,攀附在週遭樹木或鐵架上。嫩莖的纖維少,適合食用。
🍊
葉
木虌果的嫩葉可直接拌炒食用,是原住民族常食用的野菜之一,味道微苦,煮熟後略微回甘。
上圖為公花
上圖為母花
🍊
花
木虌果為雌雄異株植物,雄花與雌花均為乳黃色,可由花朵下方是否具有小木虌果形狀的子房來判斷性別。雌花具有子房構造,雄花則無。部分原住民會採摘花朵食用,可作為野菜。
🍊
果實
木虌果的果實具有小刺,未成熟時表皮呈現綠色,成熟後呈現橘紅色。果肉及包覆在種子外層的假種皮可以食用,當果實外觀由青綠略轉黃綠色時,果肉的口感最佳,味道微苦,煮熟後略微回甘。臺灣原住民族如阿美族、卑南族及排灣族,會將青果切塊,與蝸牛或排骨一起燉湯食用。
🍊
種子
木虌果的種子略有毒性,不可食用!
🍊
假種皮
假種皮附著在種子表面,果實未成熟時為黃白色;成熟時為紅色。成熟的紅色假種皮富含β-胡蘿蔔素、茄紅素及脂肪酸,為果實中營養成分含量最高之部位。臺灣原生種果實之假種皮多為漿狀,濕潤而帶有汁液,味道具有淡淡甜味及瓜果香,適合取出作為料理原料。例如加水稀釋,可做成果汁,也可以直接用來燉飯、煮粥或拌麵。
返回上一頁
線上訂房
關於我們
最新消息
關於綠意
媒體報導
住宿露營
房型及營地介紹
優惠方案
設施&體驗活動
設施服務
手作DIY體驗活動
享受美食
人氣景點
揚昊休閒農場
嚴選農產
認識農場
特約商店